热门搜索: 新闻 文化 旅游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飞鲤镇:小龙虾扛起贫困户脱贫“大旗”

2018-06-15 09:10:30 余克俭 徐泓俊


郎溪讯 凌晨三点钟,在飞鲤镇塘埂村的虾塘里,村民张腊宝打着电筒、穿着水裤的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该镇的旺龙港龙虾集散市场上,一辆辆装着小龙虾的小三轮车进进出出就已经挤满了进行龙虾交易的商贩和农户们,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将张腊宝刚从稻田养殖网捕的小龙虾进行分拣,一筐筐小龙虾堆积如山,运往沪苏浙地区的车辆整装待发。正在忙碌中的脱贫户张腊宝笑呵呵地告诉笔者,“是小龙虾让我脱了贫,感谢政府和扶贫基地的帮助!”

今年56岁的张腊宝是该镇塘梗村人,是村里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长期慢性病了。在该村旺龙港生态养殖基地支持和帮助下,张腊宝开展虾稻混养发展龙虾养殖,现在日子越来越好。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该村紧密结合实际,2016年投资35万元建立虾稻连作示范养殖基地,先后建成了龙虾交易中心1个、龙虾饲料加工厂1个、12吨冷库3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虾稻养殖,目前已经带动204户龙虾养殖户,面积达4328亩,年销售额2164万元,同时该基地采取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机制,因户制宜,通过“四带一自”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该村从事稻虾种养的贫困户22户,5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给经营主体发展稻虾产业。

“在发展小龙虾特色养殖中,我们主要邀请县里技术人员,给村民和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解决养殖中技术问题,同时积极帮助贫困户联系江浙的客商来集中收购村里龙虾,解决贫困户销售问题,还积极宣传推广村里的龙虾品质,进一步扩展销路,提高群众养殖积极性。”该村扶贫工作队长孙敬高说道。

“稻虾联种”模式是一种新型套养模式,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这样的协作可谓相得益彰。在小龙虾生长过程中,不运用化学肥料、农药,最终到达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效果。这样产出的稻米更香甜、品质更安全,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此外,龙虾的经济效益要远比水稻更高,每亩龙虾的收入3000多元,是种水稻的好几倍。

近年来,飞鲤镇围绕生态乡镇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种养和乡村振兴产业,“稻虾联种”就是其中的主要模式之一。由于“稻虾联种”能够降低农业成本,帮助农民增收,农户们养殖小龙虾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贫困户也在能人大户的带动和合作社的帮扶下开始养殖小龙虾,成为了该镇特色种养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

发展“稻虾联种”模式,为飞鲤镇这个传统的农业乡镇注入了新的血液。目前,该镇“稻虾联种”面积已达2.5万亩,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专业的龙虾养殖合作社,建立了专门的龙虾集散中心,开办了十几期“小龙虾养殖专业培训班”。通过与苏浙沪市场对接,进行网络营销的方式,大量的外地商户被吸引到这里,每天都有一车又一车的龙虾销往南京、杭州等地,有效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

434
关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