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新闻 文化 旅游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算清“增效账”秸秆还田忙

2017-11-24 09:41:46

■ 万超 薛静 张敬波

立冬已过,寒意渐浓。11月10日,家住郎溪县新发镇大圻村的村民张小兵一大早便来到自己的承包地头,等着迎接正在附近忙碌的秸秆粉碎机。不一会儿,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两台机器驶入田地。只见秸秆粉碎机缓缓驶过,已发黄的水稻秸秆被切得粉碎,均匀地撒在田地里。随后,深耕机驶进田间,被粉碎的秸秆很快被翻进泥土,深耕过后再进行旋耕、播种、施肥。

“把没砍倒的秸秆一把火烧了,是我们农民历来的习惯,既省了事又肥了田。”张小兵告诉记者。近两年,新发镇积极宣传秸秆还田,且每亩地至少补贴20元。他响应号召,一开始拿出6亩地进行秸秆还田。“没想到,这样做不但省时省力,还田地块的农作物收成也特别好。今年,我很早就预约了农机手,把30余亩地的秸秆全部还田。

“往年这个时候已是秸秆烽火连片,我们昼夜严防死守,依然难阻农民点一把火。”在一旁的大圻村村支部书记张明发接过话茬介绍,实施秸秆还田,每亩成本是80元左右,县里补贴20元,通过秸秆还田、深耕等措施,农民每亩能增产100多斤粮食,增加收益100多元,这笔“增效账”老百姓算得清楚。

“为了促进秸秆粉碎还田工作,秋收开始以前,我镇就积极宣传、落实各项补贴措施。此外,我们还帮助大户联系了蒙城等地的秸秆粉碎机、旋耕机等10多台。”谈起今后的秸秆还田工作,该镇党委委员金健满怀信心,“目前,我们也正在研究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种粮大户和合作社购买秸秆还田机械。 ”

据新发镇党委书记潘俊介绍,今年秋季该镇共实现秸秆还田3万余亩,不但能提高农作物的发苗率,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许多农民纷纷主动实施秸秆还田。

(转自2017年11月16日《安徽日报》)

671
关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